top of page

守護一座山




凝視一座山,像山一樣地思考,它將告訴我們一些訊息


森林是大自然的碳儲庫

回顧2020年,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,人類措手不及,忙得焦頭爛額,似乎忘了自然界也一樣不得安寧,除了世界各地頻傳的森林大火外,非洲蝗災、北極融冰、珊瑚礁白化、各地洪水風災等等席捲整個地球,讓人類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,這些災難如此巨大,究其原因不外是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極端氣候影響。


森林是大自然最重要的「碳儲庫」,要減緩氣候變遷,當務之急就是保護全球森林的完整性。台灣是地球的一份子,自也不能置身事外,雖然有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區的設立,讓僅存的天然林保存還算完整,但淺山地區的次生林仍面臨極大的開發壓力。


天然林(natural forest) 根據Simon Rietbergen (l993)之定義,包括原生林(primary forest)及次生林(secondary forest)。次生林指原本穩定的天然林遭到大火、人爲砍伐利用或破壞後,經多年自然復育,演替生長而成的森林生態系統,台灣靠近淺山聚落的山區多為次生林。


淺山是指海拔八百公尺以下的自然環境,由於接近人類生活區域,受到人為擾動的機會較多。早期,人們的生活與次生林緊密依存,適當的森林資源利用,有助於森林的更新,也有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。然而,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為開發造成動物棲地破碎化,讓淺山動物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和生存困境。



帶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

高雄六龜美濃交界的林務局旗山事業處第53林班地即位處這樣的地帶,原租人自民國42年開始承租此地,伐木後廣植相思樹和麻竹,由於此山地貌奇偉,林木蒼鬱,遂命名為「九龍山」,並沿用至今。民國75年最後一次伐木後,此山未再有任何的開墾行為,部分範圍已呈現南部低海拔次生林林相。


根據以往粗略的調查,這裡有多種保育類動物棲息其中,大冠鷲、朱鸝、黑鳶、紅山椒等在山林中自在翱翔,山羌、野豬常在林徑不期而遇,甚至曾記錄過白鼻心、大赤鼯鼠、穿山甲及食蟹獴等動物蹤跡,由此可見九龍山多樣豐富的自然生態。


愛種樹協會成立6年多來,深感多樣性原生樹種生態造林推廣的困難,且種樹地點分散面積又過小,難以落實結合種樹、護林及教育理念,極企盼擁有一座教育林場,以具體實踐生態多樣化的願景,2020年底得知將在新的年度接管九龍山時,令人難以置信如獲珍寶。


有研究明確指出,長期受到保護的人工林和次生林不僅能大大提高全球森林覆蓋率,有助於增加森林碳儲量來緩解全球暖化問題,而且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。九龍山的人工林已呈現次生林的演化跡象,正是成為愛種樹協會教育林場最好的選擇,得以守護一座廣達51公頃的人工林,代表肩負起帶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使命,未來也將成為愛種樹協會最甜蜜的負擔。




共創生命的美麗與豐饒

2021年元旦,帶著一群志工上九龍山,從台28線切進入口陡坡直上,破碎不堪的產業道路像似在提醒著,未來將是漫長的挑戰。巡視工寮四周,外來種陰香已濃密地遮住光源,讓這人跡罕至的山林更顯得寂靜。我們沿著舊路徑切上稜線踏查,一路上倒木橫陳,許多相思樹已屆老齡,逐漸傾倒阻絕路徑。


而林下草木種類稀疏,多是小梗木薑子、內苳子及山柚居多,絕少蕨類植物,顯見此地環境非常乾燥,抵達最高處查看水塔堪用狀況,了解工寮附近用水路線後續往北行,久無人行路跡隱沒,蔓藤類四處攀爬纏繞,長期維護九龍山的勇哥在前揮刀開路,憑著記憶摸索前行,雖有一些山野探險樂趣,但滿腦子卻思索著如何補植多樣性樹種,手作自然步道,讓人親近體驗山林之美。


《有那麼一剎那,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,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。也只有像我這樣深入、珍惜大自然的人,才會受到邀請,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徑。》徐仁修老師<森林最優美的一天>一文,描述他在新店山區一片海拔三百公尺上下次生林美麗的印記,字裡行間充滿著台灣淺山環境的美麗與豐饒,令人為之神往。


期盼九龍山在協會長期地經營守護下,也能林木蒼翠萬物繁茂,讓更多人體會這份低海拔森林的美好與曼妙,為了讓您我和後人的生命中也能擁有這份感動,邀請您一起來珍惜大自然、守護一座山。










132 views
bottom of page